J. Am. Chem. Soc. | 四嗪UAA用于哺乳动物细胞中超快自旋标记

  • A+
为大家分享一篇发表在JACS上的文章,题目为Ultrafast Bioorthogonal Spin-Labeling and Distance Measurements in Mammalian Cells Using Small, Genetically Encoded Tetrazine Amino Acids。本文共两位通讯作者,分别为华盛顿大学的助理教授Stefan Stoll和俄勒冈州立大学的教授Ryan A. MehlStoll课题组主要基于双电子自旋共振(double electron-electron resonance, DEER)技术研究蛋白构象的动态变化,Mehl课题组主要发展遗传密码子拓展(Genetic code expansion, GCE)技术。

1

蛋白质在发挥生命功能的过程中往往伴随着结构的动态变化,然而,在细胞内对上述结构变化进行直接研究的技术仍然比较匮乏。近期,研究人员利用定点自旋标记(Site-directed spin-labeling, SDSL),在大分子的选定位点引入自旋标记,随后基于双电子自旋共振(double electron-electron resonance, DEER)技术,测量磁偶极之间距离依赖的相互作用,即可获得生物大分子的构象信息。与FRET相比,DEER技术中自旋标记的体积通常比荧光探针小,并且DEER测定的距离受其他因素的干扰少。

2

目前,研究人员主要通过GCE技术向细胞内的特定蛋白质中引入自旋标记。考虑到自旋标记半衰期较短,先插入UAA,随后基于生物正交反应引入自旋标记是目前主流的标记策略。上述过程中使用的生物正交反应,往往要求具有迅速的反应动力学、严格的生物正交性,以及较短的连接子长度。环张力驱动的逆电子需求DA反应(strain-promoted IEDDA)能够满足上述反应要求,然而,已开发出的含有四嗪基团的UAA往往具有较长的连接子,因此,研究人员设计并合成出下一代UAA,即Tet-v4.0Me/Ph/Pyr,并基于相同考虑,设计了三种不同的氮氧自由基-TCO分子。

3

研究人员从Mb Pyl-tRNA/RS出发,经两轮正向和反向筛选后,得到E1D4两个合成酶突变体,实现Tet-v4.0Ph/Pyr的特异性插入。

4

随后,研究人员证实不同sTCO分子与插入Tet-v4.0PhGFP蛋白之间仍保持该生物正交反应超高的反应速率,其二级反应速率常数达105 M-1·s-1。由此推算,在亚μM级的标记探针浓度下,自旋标记反应可以在数分钟内反应完全。

5

随后,研究人员选择麦芽糖结合蛋白(MBP)作为模型蛋白,构建了两个自旋标记位点对,211/295与278/322,并探究本文发展的自旋标记技术与传统Cys-MTSL标记技术之间的优劣。结果表明,在纯化的蛋白模型上,基于Tet-v4.0Ph和sTCO-tE5的标记方法能够有效反应MBP的构象,以及麦芽糖结合前后的构象变化。
在对四嗪UAA的反应性、sTCO-自旋标记探针的细胞通透性以及反应进程进行探究后,研究人员成功建立了在HEK293T细胞中原位引入自旋标记的实验流程,并用其表征GFP、MBP-W340A突变体的构象,取得了和体外纯化蛋白相同的实验结果,初步证实基于SDSL和DEER技术对细胞内蛋白的动态构象进行直接研究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本文发展了新一代四嗪UAA Tet-v4.0,基于定点自旋标记和双电子自旋共振技术,实现了对细胞内蛋白动态构象的直接研究。
本文作者:TZS
责任编辑:ZJ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21/jacs.3c00967
原文引用:10.1021/jacs.3c00967


weinxin
我的微信
关注我了解更多内容

发表评论

目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