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S Chem. Biol.|阿兹海默症模型中异戊二烯修饰的活体检测

  • 100
  • A+

为大家推荐一篇来自ACS chemical biology上的文章“In Vivo Prenylomic Profiling in the Brain of a Transgenic Mouse Model of Alzheimer’s Disease Reveals Increased Prenylation of a Key Set of Proteins”。文章的通讯作者是来自明尼苏达大学的李玲教授和Mark D. Distefano教授。前者主要关注阿兹海默症,后者主要研究蛋白翻译后修饰。

1

阿兹海默症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种非常重要的疾病。它主要的标志就是Aβ蛋白的聚集,但是具体阿兹海默症过程中发生的生化过程不是很清楚。蛋白质的异戊二烯化最近被发现和阿兹海默症存在一定的联系,它是发生在蛋白C端半胱氨酸上的修饰,调节蛋白的定位和运动。异戊二烯修饰主要存在3种,法尼基化和两种不同酶催化的香叶基香叶基化。之前的一些研究发现Ras家族中一些蛋白的异戊二烯化与阿兹海默症的发生关系密切,但是目前还没有研究在活体层面对阿兹海默症中异戊二烯化修饰进行系统的鉴定。本文就利用小鼠模型首次实现了阿兹海默症模型活体内异戊二烯化修饰的底物蛋白。

在之前异戊二烯化修饰的研究中常使用带有炔基的异戊二烯类似物修饰探针如FPP和GGPP等,但是这些探针在小鼠模型中的代谢效果往往不佳。文章首先对探针在活体小鼠脑部细胞的标记进行了优化,他们发现在脑部注射的同时加入胆固醇合成酶抑制剂斯汀类药物可以有效地加强探针的标记效率。他们比较了有无斯汀药物前后探针标记的信号,实验结果显示之前无法标记的GTP酶类蛋白在加入了斯汀类药物后能够很好地被探针标记到。

2

在优化了探针标记的条件后他们首先在正常的小鼠模型内对小鼠脑部的异戊二烯化修饰进行了检测。他们成功找到了17个异戊二烯修饰的蛋白,这些蛋白大部分是GGTase的底物,在之前细胞裂解液的研究中也被检测到了。这证实了该流程的可行性和准确性。之后文章比较了阿兹海默症模型小鼠和正常小鼠异戊二烯修饰的差别。他们发现阿兹海默症小鼠内异戊二烯修饰要高于正常小鼠,并且在3次重复中他们找到了15个稳定出现异戊二烯修饰增加的蛋白。这些蛋白大部分属于Ras家族,同时,根据对这些蛋白相互作用网络的分析,他们发现该过程与tau蛋白密切相关。

3

总而言之,本篇文章优化了在活体内异戊二烯修饰的标记流程,并实现了对小鼠脑部异戊二烯修饰的鉴定。他们利用该方法证实了阿兹海默症模型内异戊二烯修饰的升高并找到了一些相关的蛋白通路。


本文作者:LZH
责任编辑:MYZ
原文链接: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chembio.2c00486
原文引用:DOI:10.1021/acschembio.2c00486


weinxin
我的微信
关注我了解更多内容

发表评论

目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