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gew. Chem. Int. Ed. | 开发鉴定铀酰与蛋白结合能力的探针

  • 196
  • A+

分享一篇发表在angew的文章:A Simple Fluorescence AffinityAssay to Decipher Uranyl-Binding to Native Proteins。文章的通讯作者是格勒诺布尔-阿尔卑斯大学的Sarah Hostachy教授和Pascale Delangle教授,前者研究方向是镧系锕系元素与蛋白的相互作用,后者主要研究方向是开发选择性螯合金属离子的肽段。


1


      铀是自然界中最重的元素,并且常以二氧化铀阳离子即铀酰的形式存在于环境中,其具有放射性与生物毒性,目前发现很多蛋白会与铀酰结合,这可能是铀酰毒性的原因之一,目前有一些鉴定蛋白与铀酰结合的方式,但是这些技术不适合用于鉴定较小的分子与铀酰的结合,如肽或者生物小分子等,并且不同方法鉴定到铀酰与蛋白结合常数存在较大的波动,因此这里作者计划开发一种能够在生理条件下鉴定肽或蛋白质与铀酰结合的亲和力的方法。


2


      作者之前开发了可以与镧系元素结合的,并且具有荧光基团的六肽Pnn这种肽和镧系的特异性结合利用了非天然氨基酸ada,两个金属结合的氨基酸ada被Pro-Gly序列隔开,从而出现空间转折来与Ln离子螯合。这里作者考虑到铀酰也可以与羧酸盐配位,并且由于U与O处在一条直线,因此作者认为通过改变Pnn中n的数目就可以使Pnn与铀酰配位。

      因此作者测试了P11与P22与铀酰的结合,随着铀酰的加入,探针逐渐被淬灭,证明P11与P22均可以与铀酰结合,并且P22可以更好的与铀酰配位,考虑到Pnn的荧光团为Trp,其产生的荧光信号与生物体系内天然的带有荧光的氨基酸发射波长相同进而无法区分,因此作者P22N端的Trp更换为非天然氨基酸Naph,其激发光与发射光与生物体系内的荧光背景不相交,因此其可以在溶液中鉴定铀酰与蛋白的结合。


3

0



      作者设计的通过NaphP鉴定铀酰与蛋白结合的过程是向探针NaphP与铀酰中加入目的蛋白,测量在探针发射波长处的荧光强度变化,作者认为如果蛋白与铀酰的结合能力强,那么探针就会被更少的铀酰淬灭,因此荧光强度变化会更少,作者将荧光强度的变化定义为Q,因此蛋白或者肽段与铀酰的结合能力越强,Q越小,基于此作者经过测试发现Q可以很好的反映肽段与铀酰结合的能力。

      最后作者比较了四种铀酰结合蛋白结合铀酰的能力,结果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表明作者开发的探针可以很好的反映铀酰结合蛋白结合铀酰的能力。

      总之,作者开发了一种可以检测肽段或者蛋白结合铀酰能力的探针,并证明了此探针可以很好的鉴定铀酰结合蛋白。


文作者:WXH

责任编辑:WXH

文章引用:https://doi.org/10.1002/anie.202203198

全文链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nie.202203198


weinxin
我的微信
关注我了解更多内容

发表评论

目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