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al. Chem. | 近红外荧光探针Cy-Pa用于研究Vanin-1对肿瘤耐药性的影响

  • 214
  • A+
分享一篇来自Analytical Chemistry的文章“Near-Infrared Fluorescent Probe for Imaging and Evaluating the Role of Vanin-1 in Chemotherapy”,本文有三位通讯作者,分别是来自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的陈令新教授,他的研究方向是微纳化学/生物传感器;以及来自滨州医学院的黄严和王晓艳教授,他们的主要研究方向是荧光传感技术。在本文中,作者团队开发了新型的近红外探针Cy-Pa用于探究泛酰巯基乙胺水解酶(Vanin1)的活性水平与肿瘤耐药性的关系。

1

Vanin-1是一种固定在上皮细胞膜的泛酰巯基乙胺水解酶,主要表达在肝脏、肾脏以及小肠等组织。在体内,Vanin-1可以催化泛酰巯基乙胺水解生成泛酸和半胱氨,从而间接的抑制GSH的合成过程。作为细胞内含量最丰富的抗氧化剂,GSH可以保护细胞免受氧化应激的损伤。然而目前并没有相关的探针来表征Vanin1的活性水平,于是作者将泛酸通过4-氨基酚与荧光团Cy-5进行偶联,构建了探针Cy-Pa。Vanin-1可以识别并水解Cy-Pa中的酰胺键,释放的荧光基团compound1可以用于表征Vanin-1的活性水平。
Cy-Pa可以有效的探测Vanin-1的活性。作者首先在体外分别将Cy-Pa探针与Vanin-1以及其他酶和小分子(如γ谷氨酰转肽酶、GSH等)进行共孵育,结果表明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荧光强度与Vanin-1浓度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性,且探针具有较好的选择性。在细胞实验中,加入Vanin-1的抑制剂RR6后,荧光强度明显减弱,而过表达时荧光信号则增强。这都表明了Cy-Pa对于Vanin-1活性探测的有效性。

2

在化疗中,肿瘤耐药性的产生与Vanin-1活性受到抑制有关。细胞微环境中的GSH水平对于化疗药物的疗效有着重要影响,特别是对于铂类药物。作为重要的抗氧化剂,GSH可降低氧化应激带来的损伤,且可以与顺铂形成复合物,促进其外排。因此,作者首先验证了当Vanin-1活性受到抑制时,GSH合成限速酶γ-GCS的活性提升并且胞内的GSH含量升高;且与普通细胞相比,顺铂耐药的肿瘤细胞表现出了更高的γ-GCS和GSH水平,而更低的Vanin-1水平。而后,在细胞实验中作者也发现将Vanin-1的抑制剂RR6与顺铂同时给药可缓解线粒体损伤并降低凋亡因子的水平;且动物学实验中RR6的加入会抑制Vanin-1的水平,促进肿瘤增殖。因此,Vanin-1活性的抑制可以导致胞内GSH水平的升高从而导致肿瘤耐药性的产生。

9

总之,作者开发了一种可特异性表征Vanin-1活性水平近红外探针Cy-Pa,并证明了Vanin-1活性受到抑制可导致肿瘤对于顺铂耐药性的产生。



本文作者:WYQ

责任编辑:WQW

原文链接: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analchem.1c02386

文章引用:DOI:10.1021/acs.analchem.1c02386


weinxin
我的微信
关注我了解更多内容

发表评论

目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