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 Commun. ┃磷酸胆碱偶联的金分子簇改善临床前癌症模型中淋巴结NIR-II荧光成像的信号

  • 109
  • A+
分享一篇2022年发表在Nat. Commun.上的文章,题目是“Phosphorylcholine-conjugated gold-molecular clusters improve signal for Lymph Node NIR-II fluorescence imaging in preclinical cancer models”。文章的通讯作者为美国斯坦福大学戴宏杰教授。

前哨淋巴结(SLN)是癌症首先转移的主要肿瘤引流节点。肿瘤细胞从肿瘤周围淋巴管播散到SLN,然后播散到远处淋巴结,以启动恶性肿瘤细胞的淋巴扩散。SLN 活检 SLNB 是一种标准的癌症分期方式,包括肿瘤周围施用放射性同位素、染料示踪剂或两者的组合进行 SLN 鉴定。迄今为止,在SLNB中引入淋巴闪烁显像被认为是临床肿瘤学中评估和分期乳腺癌,黑色素瘤,头颈癌转移的“金标准”。SLN检出率很高,SLN 通常在 10-60 分钟(有时几个小时)内可视化,但是,一些风险因素确实会导致 2-28% 的错误检测率。
2009年以来在NIR-II窗口(1000-3000nm)中对生物系统进行体内单光子荧光成像,可以在单细胞和单个脉管系统水平上对生物结构(包括淋巴结)和过程进行无创、实时和高分辨率成像。金分子簇由于其分子样结构而引起了极大的兴趣和生成的属性、高稳定性重要的是,安全性和生物相容性。几个金簇显示出光致发光,超出了光谱的紫外-可见区域直至近红外。水溶性Au25(GSH)18> 1000 nm范围内发射的(GSH:谷胱甘肽)簇用于颅骨脑成像和脂多糖(LPS)诱导的脑损伤和脑中风体内脑血管的检测。但迄今为止,使用NIR-II发射Au分子簇的淋巴结成像几乎没有做任何工作。
在这里,本文研究了用于淋巴结成像的具有“隐形”涂层的NIR-II荧光金分子簇。在水溶液中合成Au-GSH分子簇,然后通过将GSH共价偶联为4-氨基苯基磷酸胆碱(简称p-APPCPC)配体来修饰Au-GSH。磷酸胆碱及其衍生物在体外和体内具有高度的生物相容性。众所周知,在固体表面上赋予非特异性蛋白质相互作用的高抵抗力,例如氧化石墨烯薄膜和平面金表面。发现由此产生的Au-PC簇在体内表现为“超级隐形”探针,而不会与ICG等血清蛋白结合或像亲本Au-GSH簇那样具有非特异性骨积累,允许在肿瘤内或皮下注射后几分钟内对小鼠淋巴结进行成像。Au-PC簇在注射部位几乎没有保留,这与许多纳米材料不同,并且在24小时内达到接近100%的肾脏排泄。我们相信Au-PC分子簇可能是NIR-II荧光淋巴结成像的有前途的探针,供人类在临床上使用。

1

1Au-GSH簇的表征和功能化。
根据先前报道的方法在水相中合成了Au-GSH簇(图1a),然后在MES pH 7.0缓冲液中通过EDC/NHS化学将团簇共价连接到4-氨基苯基磷酸胆碱(PC)配体上,然后纯化以得到Au-GSH-PC偶联物(以下简称Au-PC,图1b)。样品的紫外-可见吸收在Au-SR簇典型的较长波长下呈下降趋势(SR:硫醇配体)(图 1c)。从冷冻电子显微镜获得的Au-GSH团簇(图1d)和Au-PC偶联物的TEM图像显示出具有窄尺寸分布的球形颗粒,平均尺寸为1.64 ± 0.24 nm(图1e)。合成的金簇是分子性质的(超小尺寸<3 nm),没有等离子体特征,表征为Au25 -GSH(图 1f g),但具有一定程度的不均匀性。
2
2:静脉注射金PC、金GSHICG的体内荧光成像。
在体内,溶解在PBS中的Au-GSHAu-PC簇首先通过尾静脉注射静脉(IV)给予小鼠(每组5-7周龄雌性Balb / cn = 3),在>1100nm NIR-II窗口中成像并与临床批准的ICG染料并排比较。小鼠的膀胱NIR-II信号在注射后~3分钟(p.i)(图2ab腹侧视图)迅速亮起,这是肾脏引流快速肾脏清除的结果。ICG显示出延伸到>1000 nm NIR-II窗口的荧光尾巴.对于静脉注射ICG,在肝脏和肠道中观察到强烈的NIR-II信号,与ICG-血清蛋白结合复合物形式的胆道排泄途径一致(图 2c)。ICP-MS分析显示~64%的静脉注射的Au-GSH1小时内随尿液排泄,并在一天内达到~73%的排泄,约1%的金留在肝脏中,0.35%留在肾脏中(图2e),81%Au-PC1小时内在尿液中排泄,并在24小时内进一步增加到~93%(图2d),来自未经治疗的小鼠和注射有Au-PC偶联物的小鼠的苏木精和伊红(H&E)染色的主要器官的组织学切片显示没有差异(图2f),表明静脉注射Au-PC探针在体内的安全性很高。
3

3:肿瘤内注射Au-PCAu-GSHICG的体内荧光成像

对于淋巴结成像,对携带同系4T1鼠乳腺肿瘤的小鼠(每组5-7周龄雌性Balb/cn = 3)进行了肿瘤内/肿瘤周围给药(i.t.),并在后肢接种CT26结肠肿瘤。施用几种剂量的Au-PC探针,包括4x1x1/3x(图3a).引流腹股沟淋巴结(iLN)在~1 min p.i.内开始显示Au-PCNIR-II发射,并在~3 min p.i.内达到高亮度(图3a)。

4

图4:肿瘤内注射Au-PC和Au-GSH后的排泄曲线和生物分布。

与静脉注射病例类似,肿瘤内注射的Au-PC和Au-GSH探针通过肾脏途径从体内排出(图4),而ICG通过肝脏排泄系统消除。在24小时内,排泄物的ICP-MS分析显示,约92%的注射金-PC样品通过尿液排泄(图4a,b),而Au-GSH仅观察到38%的尿液排泄(图4c,d)。 
5
图5:皮下注射Au-PC,Au-GSH和ICG的体内荧光成像。
接下来,研究了在小鼠尾部皮下(皮下)注射三个探针后的LN引流(图5)(每组5-7周龄雌性Balb / cn = 3)。在3分钟内,Au-PC簇迁移到连接注射部位和引流iLN的淋巴管(图5a)。iLN中的强信号在1小时内出现,并在2小时/时间下降~40%(图5d)。在24小时内,Au-PC信号从体内消失,在注射部位几乎没有保留。在皮下注射的金-GSH簇的情况下,iLN中的信号在30分钟达到峰值,2小时p.i.降低~50%,并且在24小时时大部分从注射部位消失,但在中央骨骼框架中观察到显着信号(图5be)。在24小时内,ICP-MS分析显示~92%的注射金-PC样品通过尿液排泄,而使用Au-GSH观察到~71%的尿液排泄。相反,在给予ICG时(图5c),iLN中的荧光信号出现3分钟p.i.,但与注射后同时的Au-PC探针相比,其强度要低得多(图5f)。6
图6:各种NIR子窗口中的淋巴结成像。
最后,进行了1x剂量的Au-PC(图6a)和ICG(图6b)(每组5-7周龄女性Balb / c,n = 3)的肿瘤内注射,并通过检测探针的NIR-II发射(在相同的808nm激发下)在各自峰值强度时间点的排水iLN中增加波长来比较LN成像。分析了在> 900 nm、> 1100 nm、> 1200 nm 和 > 1300 nm 发射窗口下基于 Au-PC 和 ICG 的 LN 成像的全全宽 (FWHM)(图 6C)。随着发射波长的增加,横截面轮廓的展宽明显减小,淋巴结的测量半峰全宽(FWHM)从3.8、3.5、3.2减小到2.8 mm(图6c),表明在较长的发射下成像分辨率提高。LN/B比也增加了,并为Au-PC提供了更高的LN/B比,特别是在>1300nm成像范围内(图6d)。在> 1300 nm发射下测得的Au-PC的LN/B比达到~22(图6d),可以清晰地识别/成像初级层节点。
综上所述,我们研究了具有NIR-II荧光的分子金纳米簇在同系4T1小鼠乳房和CT26肿瘤小鼠模型中用于SLN检测和定位。在水溶液中进行一锅合成可获得L-谷胱甘肽包被的Au簇,并用磷酸胆碱配体(Au-PC)进一步官能化,从而产生高度生物相容的“隐形”NIR-II探针。Au-PC和ICG均表现出1000-1400范围内的NIR-II荧光,具有低发射尾>1300 nm。>1300 nm范围内的成像在穿透深度、信号/背景和图像清晰度方面是最佳的,但需要更长的曝光时间(~400 ms)。在 >1300 nm 发射下测得的 Au-PC 的 LN/背景信号比值高达 ~22,可以清楚地识别漏极 LN。我们发现,尽管ICG也表现出有用的发射>1300nm,但并不总是观察到像Au-PC那样高的LN/背景信号,这是由肿瘤注射部位附近的扩散信号引起的(图6b)。在成像引导的手术工作中发现,像ICG这样的小花青染料表现出非特异性扩散和结合生物分子的趋势,产生整体信号背景。这与ICG i.t.注射情况下的高背景信号相印证(图3c和6b)。Au簇(Au-PC和Au-GSH)没有这种扩散和非特异性结合行为,允许对dLN进行更清晰,更有针对性的成像。这一重要特性将金分子簇与菁染料区分开来,并被报道为减缓正常血管簇外渗并增强其对癌组织的靶向的方法。
原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2-33341-6

weinxin
我的微信
关注我了解更多内容

发表评论

目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