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介绍 近日,郑州大学付永柱教授和李翔副教授设计了一种新型的O3型Na0.8Li0.2Fe0.2Ru0.6O2正极材料,其通过双还原耦合机制显著提高了高压下阴离子氧化还原的可逆性,应用于4.5 V层面钠离子电池(SIBs)。研究表明,通过形成强共价Fe/Ru−(O−O)键和抑制从O到P相的层间滑移,该正极在4.5V的高电压下展现出卓越的循环稳定性,循环100次后的容量保持率为95.4%(1.5−4.5 V)。此外,通过HAADF-STEM和7Li固态核磁共振(NMR)结果揭示了过渡金属迁移的缺失和可逆锂迁移的存在,进一步增强了正极的结构稳定性。该研究为提高阴离子氧化还原的可逆性和实现稳定的高压O3型层状氧化物提供了创新策略,推动了钠离子电池的进一步发展。其成果以题为“Facilitating an Ultrastable O3-Type Cathode for 4.5 V Sodium-Ion Batteries via a Dual-Reductive Coupling Mechanism”在国际知名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上发表,博士研究生崔天巍为本文第一作者。
图文解析首先,通过XRD和Rietveld精修证实了NLFR的晶体结构属于R-3m空间种群,为O3型结构。此外,HAADF-STEM图像揭示了NLFR材料的原子结构。电化学测试表明,在1.5−4.5 V电压范围内,NLFR电极在100次循环后的容量保持率为95.4%,500次循环后的容量保持率为82%。考虑到截止电压和循环稳定性,该正极材料在众多O3型正极材料中表现出优异的性能。其次,通过原位/非原位XRD表征发现,在NLFR正极中,O3−P3的相变被成功抑制,取而代之的是O1′相和O1相。更重要的是,即使经过100次循环,O1′和O1相仍然存在,这为实现稳定的长循环提供了坚实的结构基础。此外,HAADF-STEM和7Li SS-NMR结果显示在该电极中TM迁移被成功抑制且存在可逆Li迁移,这有助于进一步提高电极的结构稳定性。之后,通过XAS和XPS光谱证明,Fe/Ru双还原耦合机制可以在深度脱钠状态下触发,通过形成强共价的Fe/Ru-(O-O)键,显著提升了阴离子氧化还原的可逆性。因此,NLFR正极在截止电压为4.5 V时呈现出比在截止电压为4.2 V时更好的循环性能。最后,通过组装以硬碳为负极的全电池评估了NLFR正极的潜在实用性。NLFR//硬碳全电池可提供超过170 mAh g-1的可逆容量,并在10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近80%,这表明所设计的NLFR正极材料具有巨大的实用前景。
目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