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 Am. Chem. Soc. | 基于定量蛋白质组学揭示新型假尿苷结合蛋白PFN1

  • A+

分享一篇发表在JACS上的文章,题目为Quantitative Proteomics Identifies Profilin-1 as a Pseudouridine-Binding Protein本文通讯作者为加州大学河滨分校的汪寅生教授。汪寅生课题组从事多个领域的研究,包括DNA损伤修复、表观遗传学以及蛋白质组学。


1
假尿苷(Ψ)是自然界中丰度最高的RNA修饰类型,然而,人们对这种修饰核苷的生物学功能了解不多。
2
为了更好地了解 RNA  Ψ 的生物学功能,研究人员采用了基于细胞培养中氨基酸稳定同位素标记(SILAC)的定量蛋白质组学方法,系统筛选了能与含ΨRNA结合的蛋白质。基于人源TERC mRNA,研究人员设计了5′-生物素标记的含Ψ RNA作为诱饵,并使用相应的含尿苷RNA作为对照。通过正向和反向SILAC实验,研究人员揭示多种蛋白质能够优先与含ΨRNA结合。其中,细胞骨架蛋白PFN1仅被含ΨRNA探针富集,表明其在RNA中优先与Ψ结合,而不是与 U 结合。研究人员证明了PFN1可直接选择性地结合到含ΨRNA。
6
基于iCLIP技术,研究人员在人体细胞中发现了约4000PFN1结合位点,其中包括编码三糖磷酸异构酶的TPI1 mRNA中一个已知的 dyskerin (DKC1) 安装的Ψ位点。此外,研究人员还发现PFN1DKC1通过调节PFN1-Ψ相互作用,对调节TPI1 mRNA 的稳定性和翻译效率至关重要。研究人员确定了PFN1RNAΨ的阅读蛋白,并说明了PFN1-Ψ相互作用在转录后调控中的潜在作用。这些发现为ΨRNA生物学和调节重要代谢酶表达中的功能提供了新的见解。
综上所述,本文基于含Ψ的RNA诱饵,揭示了一系列潜在的Ψ结合蛋白,并对PFN1的功能进行深入研究。
本文作者:TZS
责任编辑:ZJ
原文链接:https://pubs.acs.org/doi/10.1021/jacs.4c17659
原文引用:10.1021/jacs.4c17659




weinxin
我的微信
关注我了解更多内容

发表评论

目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