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 Biotechnol. | 内部帽启动翻译以实现环状mRNA的高效蛋白质合成

  • A+

分享一篇发表在Nature Biotechnology上的文章,文章的题目为“Internal cap-initiated translation for efficient protein production from circular mRNA”,通讯作者为来自日本名古屋大学化学系的Hiroshi Abe和Naoko Abe,Abe课题组的研究内容包括:mRNA药物的开发、药物递送系统和合成生物学。


1


mRNA技术在疫苗和治疗领域已经得到广泛运用。传统的线性mRNA在细胞内稳定性较差,且容易引发免疫反应。环状mRNA由于其具有闭环结构,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和持久性,能够有效避免线性mRNA的免疫刺激问题。然而环状mRNA的翻译效率较低,主要依赖于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IRES)来启动翻译。本文提出了两种新的分子设计,通过内部帽启动翻译(ICIT)机制,显著提高了环状mRNA的翻译效率。第一种设计是通过共价连接的方式在环状mRNA上引入m7G帽结构(cap-circ mRNA),第二种设计则是通过非共价杂交的方式将m7G帽与环状mRNA结合。这两种设计不仅提高了翻译效率,还降低了免疫刺激效应,拓宽了环状mRNA在治疗中的应用前景。

研究人员首先设计了一种共价连接的cap-circ mRNA,通过在环状mRNA的分支链上引入m7G帽结构,模拟了线性mRNA的5'帽结构。环状mRNA通过连接两个RNA片段合成:一个片段是化学合成的54-nt寡核糖核苷酸,其分支链上含有帽结构;另一个片段是通过体外转录(IVT)合成的550-nt RNA,包含NanoLuc荧光素酶(Nluc)的编码序列(CDS)。体外实验表明,这种设计能够显著提高环状mRNA的翻译效率。与未加帽的环状mRNA相比,cap-circ mRNA的蛋白质表达水平提高了2-3个数量级。


2


在体内实验中,cap-circ mRNA表现出比线性mRNA更持久的蛋白质表达。特别是在小鼠模型中,cap-circ mRNA在皮下注射后,蛋白质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线性mRNA,并且持续时间更长。此外,结合m1Ψ修饰后,cap-circ mRNA的免疫刺激效应显著降低,进一步增强了其在治疗中的应用潜力。


3


为了进一步理解cap-circ mRNA的翻译机制,研究人员进行了详细的分子生物学实验。通过使用eIF4A抑制剂hippuristanol,研究人员证实了cap-circ mRNA的翻译依赖于经典的帽依赖性翻译机制。此外,通过siRNA介导的eIF4E敲低实验,研究人员发现cap-circ mRNA的翻译对eIF4E具有显著的依赖性,而IRES介导的翻译则不受eIF4E的影响。这些结果表明,cap-circ mRNA的翻译机制与线性mRNA的帽依赖性翻译机制类似,依赖于eIF4E和eIF4A等经典翻译起始因子。

第二种设计是通过非共价的方式,将含有m7G帽的寡核苷酸与环状mRNA结合。这种设计通过杂交的方式,将m7G帽引入环状mRNA的特定位置,从而启动翻译。实验表明,这种非共价杂交的设计能够将环状mRNA的翻译效率提高50倍以上。


4
5


此外,研究人员还发现,这种非共价杂交的设计可以用于检测细胞内的长链非编码RNA(lncRNA)。通过设计互补的环状mRNA,研究人员能够利用lncRNA的帽结构启动翻译,从而实现lncRNA的特异性检测。这一发现为环状mRNA在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本文作者:CHY

责任编辑:TZS

DOI:10.1038/s41587-025-02561-8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38/s41587-025-02561-8

weinxin
我的微信
关注我了解更多内容

发表评论

目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