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 | 碱基修饰核苷酸介导细菌中的免疫信号通路

  • A+
分享一篇发表在Science上的文章,文章的题目为“Base-modified nucleotides mediate immune signaling in bacteria”,通讯作者为来自华中农业大学的韩文元教授和哥本哈根大学的Rafael Pinilla-Redondo助理教授,其中韩教授的研究方向为解析微生物免疫系统,开发基于此的应用技术;而Rafael Pinilla-Redondo助理教授的研究方向为细菌与噬菌体的共同进化、CRISPR-Cas系统及其他原核免疫系统的分子机制。


1


细菌和古细菌等原核生物面临着病毒(如噬菌体)的持续威胁,因此进化出了多种抗病毒防御系统。这些系统通常通过检测病原体并激活免疫效应器来发挥作用。尽管环状(寡)核苷酸已被认为是关键的信号分子,但其他类型的信号分子仍然未被充分探索。

经比较基因组分析,作者在细菌基因组 “防御岛” 发现一个三基因操纵子,命名“孔明”。 “孔明”系统由三个基因组成,分别是KomA(腺苷脱氨酶)、KomB(HAM1样非典型嘌呤NTP焦磷酸酶)和KomC(含有SIR2样结构域的蛋白)。将其导入大肠杆菌后,能抵御多种噬菌体,提供群体水平免疫,系统中各组分对免疫功能不可或缺。


2


此外,作者发现感染之后表达“孔明” 的大肠杆菌可以分离逃逸突变体,而噬菌体脱氧核苷酸单磷酸激酶(DNK)是触发因子,其酶活性对激活免疫至关重要。通过进一步研究,作者发现KomB和KomC形成一个效应器复合物,负责NAD+的降解。而KomA和 R1DNK可通过两条途径将 dAMP 转化为 dIDP,宿主核苷二磷酸激酶(NDK)将 dIDP 转化为 dITP,而dITP被KomB 识别后促进 KomC 激活,从而引起感染细菌的NAD+ 耗竭,进一步导致感染细菌的死亡以保护群体。

那噬菌体如何应对这一防御机制呢?作者发现T5 噬菌体编码的脱氧核糖核苷酸 5'- 单磷酸酶(Dmp)可降解 dAMP(dITP的前体),抑制“孔明”免疫系统的激活,其磷酸酶活性对发挥抗防御功能至关重要。Dmp 在噬菌体基因组中常与 DNK 共存在,多种噬菌体来源的 Dmp 具有抑制 “孔明”免疫的功能。


5


总之,这项研究揭示了一种基于碱基修饰的新型抗噬菌体信号传导途径,首次将非典型核苷酸确立为细菌中的免疫信号分子,揭示了细菌与噬菌体在核苷酸代谢层面的攻防机制。这种防御与反防御的“军备竞赛”揭示了细菌与噬菌体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这篇文献为理解细菌免疫系统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提供了重要的见解。


本文作者:LJF

责任编辑:LZ

DOI:10.1126/science.ads6055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126/science.ads6055


weinxin
我的微信
关注我了解更多内容

发表评论

目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