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的文献发表在Nucleic Acids Research上,标题为RNA marker modifications reveal the necessity for rigorous preparation protocols to avoid artifacts in epitranscriptomic analysis,通讯作者是来自德国美因茨大学制药和生物医学科学研究所的Mark Helm和Kristina Friedland教授。真核生物RNA修饰的研究已进入全系统阶段,关于小RNA(<40nt)修饰的研究越来越多,然而小RNA修饰分析会受到tRNA和rRNA降解的影响。在本文中,作者通过检测rRNA和tRNA的特征修饰来跟踪死亡后不同时间点小鼠组织中RNA降解的情况。首先,作者寻找可用于评估不同大小RNA降解状态的特征修饰。结果表明,最具代表性的修饰是m6,6A,因为其几乎只存在于小核糖体亚基18S rRNA中;而m3U作为对应物,是大亚基28S rRNA的典型产物。核糖甲基化Nm(Um,Cm,Gm,Am)以高频率存在于rRNA中,但大多数也存在于tRNA中。作者认为,tRNA和mRNA上Am的信号可能是来自任何一个亚基rRNA,因此他将Am作为rRNA的潜在通用标记(图1)。同时,mRNA上修饰含量均较低,无法作为mRNA特征修饰。接着,作者通过特征修饰的重新分布监测体外RNA降解情况。作者从新鲜的小鼠肝脏中提取Total RNA,并利用RNase诱导其在体外发生降解(图2A-D),最后切胶回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tRNA片段大小的RNA上m6,6A和Am的含量随着时间的推移增加,其余修饰的含量则降低(图2E)。同时,tRNA上m6,6A和Am在分级聚类中聚在一起,且主成分分析(PCA)显示它们与其他修饰分开(图2F),作者认为可能是因为它们包含在相似大小的rRNA片段中,经历相似的降解事件。不过,较小的RNA片段(RF)没有遵循明确的模式,可能是m6,6A和Am以相似大小和代谢稳定性的片段进入tRNA部分,而这些特性会在进一步降解时发散。总之,渐进降解导致两个相反的趋势,即tRNA部分中rRNA修饰的富集,以及在同一部分中tRNA修饰的稀释,后者同时在RF部分中变得富集。
图2 体外降解小鼠肝脏中的Total RNA
随后,作者考察了小鼠死后脑和肝脏RNA降解的情况。在小鼠死后0、1、8和24小时切除小鼠大脑和肝脏(图3A),分离RNA并分析其降解情况(图3B-C),以及tRNA片段中m6,6A的含量(图3D)。作者还测试了两种不同的分离程序,以衡量快速冻结和解冻对降解的影响。结果显示,解冻过程显著促进了肝脏RNA的降解,同时,RNA降解具有组织特异性,肝脏中的RNA比脑中的更容易降解(图4)。

图3 小鼠死亡后肝脏和脑中Total RNA降解情况

图4 体内降解后tRNA和RF的修饰谱比较
最后,作者研究了能否通过RNA修饰图谱对组织进行区分。作者从海马、小脑和皮层分离出RNA,并对其修饰图谱进行了分析(图5)。结果显示,聚类分析和3D PCA分析均表明tRNA修饰图谱可以区分这三种组织。

图5 不同小鼠脑组织RNA修饰图谱比较
综上所述, tRNA中m6,6A与Am含量的比值可用于衡量样品整体降解状态,同时RNA降解具有组织特异性,不同组织应具有不同分离程序。
https://academic.oup.com/nar/article/50/8/4201/6446534#352431646F. Richter, J. E. Plehn, L. Bessler, J. Hertler, M. Jorg, C. Cirzi, F. Tuorto, K. Friedland*, M. Helm*. RNA marker modifications reveal the necessity for rigorous preparation protocols to avoid artifacts in epitranscriptomic analysis, Nucleic Acids Res, 2022, 50:4201-4215.
目前评论: